close
勤業眾信今(4)日發布「2016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標」報告,中國、美國與德國仍名列製造業前三強大國,日韓分居第四名和第五名。值得注意的是,印度、越南、馬來西亞、泰國與印尼等五國崛起,成為國際的低成本中心;印度雖然在十名之外,但還保有成本優勢,未來後勢看漲。競爭力前十強中,可大致分作北美和亞太兩地的聚落。北美三國包括美國、墨西哥和加拿大,亞太五國則涵括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台灣和新加坡。該份報告預估,在2020年,除了挾有專業人才和成本優勢的印度將取代新加坡的地位,其餘各國仍會保持競爭力十強的優勢。經濟快速成長的東南亞國家,未來競爭力也不可小覷。中國近年來積極產業轉型,逐成本而居的跨國企業遂將眼光移到印度、越南、馬來西亞、泰國和印尼等地。這五國受惠於人口紅利,製造能力又靈活,未來五年內可望躋身製造業競爭力前十五強。至於台灣,此次調查則較上次(2013年)滑落一名,位居全球第七名,預估會在2020年降至第九名。勤業眾信製造產業負責會計師龔俊吉表示,台灣雖然具備完善的基礎設施、高素質勞動力和健全的半導體製造鏈,但台灣製造業未來發展仍有許多隱憂。龔俊吉分析,台灣製造業競爭力連年下滑,有四大主要因素。國際大環境方面,台灣對中國貿易依存度過高,近幾年中國經濟成長趨緩,台灣出口隨即遭殃,台灣機械設備、工具機產業與電子產業出口明顯衰退。另外,中國、東協和印度等國製造業積極發展,國際競爭加劇,印度可能會在五年內躍升至第五名,一舉超越台灣。國內人才斷層和產業政策也是台灣排名退步的主要因素。勞動力短缺、人才紛紛外流,許多製造業更是已經出現「缺工」現象。而政府產業政策是製造業的核心命脈,亞洲矽谷計劃和智慧精密機械聚落兩項聚落尤其重要,新政府如何推動都將會影響製造業競爭力甚鉅。

8D3AE279081218AA
arrow
arrow

    caseysam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